一、案例经过
近日建行西安居安路支行收到客户投诉,声称自己取钱时网点不给取,影响自己给孩子订婚。接到客户投诉后网点立即开展调查,经核实,某日网点有2位老人携带定期存单和身份证来支取现金,说是给儿子订婚用。柜员在与客户核实时发现客户神色不自然,便询问是否有订婚照片等相关凭证资料,客户回复均无。为安全起见,网点以需要核实后才能支取为由拒绝为客户支取现金,让客户次日前来网点办理,引发客户投诉。
接到投诉后网点电话邀约客户前来网点进行核实,次日早上老两口来到网点后,经办人员问客户要其“儿子”电话,同时呼叫营运主管跟客户“儿子”进行电话核实,交流过程中老两口的“儿子”说不清自己的真实年龄,并说自己在新西兰便挂断了电话,随后再不接听电话。通过以上分析,网点判断老人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,大堂经理第一时间安抚受惊老人,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,耐心拆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和话术陷阱。在工作人员的解释下,老人恍然大悟,意识到自己险些掉入精心设计的陷阱,后怕之余,对支行工作人员的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热心帮助连连道谢,同时对投诉网点的事情感到后悔。
二、案例启示
此案例再次强调了银行在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及风险评估的重要性。通过细致询问、观察客户行为及核查相关信息,可以有效识别并防范潜在的高风险客户及业务。银行应严格执行客户分类分级管理制度,根据客户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,限制高风险客户的业务权限,降低银行面临的合规及操作风险。在拒绝高风险业务办理时,银行应注重与客户的沟通。
三、下一步方向
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,切实守护消费者“钱袋子”安全,坚持“人防为要、制防为本”的原则,聚焦岗位风险特征实施差异化培训,在新员工上岗前须完成典型案例以及各类反诈基础学习;一线柜员、客户经理不定时通过“情景模拟+实战演练”强化应急处理能力。
多问多看多听,打破信息孤岛,通过跨机构、跨行业深度协作,构建快速响应、深化警银协作效能。坚持宣教先行、预防为主,实行常态化教育,切实增强客户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。
为老年客群重点讲解“保健品诈骗““养老投资陷阱“等常见骗局;面向年轻客群解析“虚假网贷”“虚拟货币诈骗”等新型套路骗局。
在网点厅堂设置公众宣教区,摆放典型案例手册,结合重点节日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企业开展专题宣传活动,推动反诈知识“入脑入心“,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。
(供稿:建行陕西省分行)
【编辑:高春茹;审核:史雅蕊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