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筑牢高校学生的金融安全防线,有效抵御非法集资、网络诈骗等风险的侵袭,9月17日,渭南市银行业协会携手多家会员单位,走进渭南陕铁院,共同拉开了“防非打非、网络安全、反电信诈骗”主题宣传活动的序幕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渭南监管分局副局长路满潮、渭南市银行业协会秘书长樊东红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活动。
活动现场,渭南市银行业协会精心筹划,会员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色,通过设置宣传展台、悬挂横幅、发放手册、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,为师生们送上“金融安全大礼包”。各银行工作人员化身“金融讲师”,围绕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套路——如“校园贷”陷阱、冒充客服退款、虚假中奖、刷单返利等,结合真实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,详解“三不一多”(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)等防范技巧,提醒同学们时刻绷紧防范之弦。
针对“防非打非”主题,宣传人员着重讲解了非法集资的特征、危害及识别方法,揭露了“高息理财”“虚拟货币”等非法集资幌子的欺骗本质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,远离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诱惑。网络安全方面,聚焦个人信息保护、支付安全等内容,演示了如何设置安全密码、识别钓鱼网站,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。
活动中,路满潮副局长强调,高校学生群体是金融诈骗的易受侵害对象,开展金融安全进校园活动意义重大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持续创新宣传形式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听得懂、用得上的“防护指南”;同时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金融知识,增强自我保护能力,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。
活动当晚,特别邀请了陕西方规律师事务所肖京杰律师,开展了“防非打非、网络安全、反电信诈骗”专题讲座,为现场500多名、线上10000余名师生送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“金融安全课”。
此次活动是渭南市银行业协会践行“金融为民”理念的具体举措,通过联动会员单位、凝聚监管力量,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青年学子身边。协会表示,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园金融宣传教育,创新“金融知识+案例警示”的普及模式,助力构建“家校银”协同防范体系,为青年群体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(供稿:渭南市银行业协会)
【编辑:高春茹;审核:史雅蕊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