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篇:陕西分行多举措提升消保工作质效
近日,农行陕西分行在监管消保评价中获评最高等级“一级”。这是该行连续第五年获此评价。该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构建“全渠道覆盖、全场景渗透、全群体触达”的立体化宣教体系,通过阵地化深耕、精准化施策、创新化呈现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。
为确保宣教工作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,陕西分行建立了“省行—市行—支行”三级督导机制。同时,该行充分发挥全省624家营业网点“前沿阵地”作用,推动形成“厅堂+网格”的双线宣教模式。在营业大厅设置“金融知识宣传专区”,摆放宣传折页、海报,安排专人解答客户疑问,组织开展“厅堂微沙龙”,通过典型案例向客户普及理性投资、防范诈骗等金融知识。西安唐延路支行作为陕西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,结合日常工作实际,创新推出“服务窗口+教育窗口”工作形式,在为客户办理业务的同时进行相关金融知识讲解,获得市民好评。
陕西分行着力构建服务体系,针对“一老一少一新”等重点群体开展差异化宣教。面对老年客户群体,该行重点普及防范金融诈骗、安全使用电子支付等金融知识,帮助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守好“养老钱袋子”。榆林分行创建“养老金融+消保+社区”示范点,组建养老金融服务团队,组织开展公益宣教活动,将金融消保服务融入基层社区治理之中。面对青少年群体,陕西分行通过“金融知识进校园”,向学生普及基础金融概念和理财知识,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。宝鸡分行走进三和职业学校,通过真实案例揭示红包返利、游戏中奖等诈骗手段,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。面对新市民群体,陕西分行普及银行卡、支付工具等基础金融知识,提供专属金融服务,让新市民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。铜川分行在当地妇联举办的“巾帼送岗 春风行动”女性专场招聘会上,积极为创业就业新市民群体讲解金融知识,送去温暖“金融春风”。
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,陕西分行打造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体系,利用官方网站、手机银行App等平台,推送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。结合陕西省特有文化元素,融合兵马俑、青铜器等文化IP构建沉浸式场景,该行制作推出《农秦消保》金融科普系列短视频10期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消保宣教的过程中。同时,该行连续三年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“行长说消保”主题宣传活动,组织各级行长“云”发声。此外,该行还联合主流媒体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,构建起“报、网、端、微”的媒体传播生态。
陕西分行始终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度嵌入经营管理的全流程、各环节,建立起“监测—响应—教育—改进”的闭环工作机制。与陕西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共建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咨询服务点”,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传,面对面指导金融消费者依法维权,实现投诉受理与知识普及同步推进。在全省范围内设立了4858家惠农服务站,通过“线上金融消保夜校+线下惠农服务站”打通消保宣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第二篇:农行陕西省分行:农情守护万里行,消保宣传入人心
今年以来,农行陕西省分行紧紧围绕“保障客户权益,乐享安心生活”主题,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中聚焦“一老一少一新”重点群体,深入社区、校园、商圈、企业等,扎实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,多角度、多形式、多渠道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广大消费者身边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精细宣教,提升重点群体防范意识
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,金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“老少新”重点群体极易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。陕西分行致力于构建“五进入+三聚焦”的金融服务体系,针对重点群体开展差异化精准宣教。
智慧养老护晚年。面对老年客户群体,重点普及防范金融诈骗、安全使用电子支付等金融知识,帮助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守好“养老钱”。延安分行组织业务骨干宣讲团走进延川县老年大学,通过真实案例剖析、情景模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详细拆解诈骗分子的常见作案手法及防范重点,既揭穿了骗子的“鬼把戏”,更增强了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。
理性消费从小教。面对青少年群体,陕西分行重点普及基础金融概念和理财知识,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。商洛分行深化“党建+公益”服务模式,走进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举办“金融知识进校园,护航青春成长路”主题宣教活动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基础金融概念,深入剖析了“校园贷”等常见陷阱,与现场学生互动答疑、开展有奖竞答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反诈防骗、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。
务工保障护权益。面对新市民群体,陕西分行侧重于普及银行卡、支付工具等基础金融知识,提供专属金融服务,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。宝鸡分行组织青年志愿者小分队走进某金属加工有限公司,向车间的工人师傅们普及金融知识,现场解答有关账户限额、资金安全、个贷还款等热点问题,让他们对金融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切实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和反诈识别能力。
精心策划,筑牢宣传主阵地
陕西分行创新宣传形式,精心策划了多种富有特色的金融宣教活动,走进大街小巷、深入田间地头,打通宣传教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将金融知识送至寻常百姓家。
党建赋能传消保。陕西分行始终从政治高度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,坚持以党建引领消保,开展“行长接待日”活动,36家分支行主要领导直面客户,倾听客户诉求,耐心解答投资理财、资金安全等热点问题,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重视消保部署,逐步形成全流程管理、全员参与的“大消保”工作模式,切实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承诺。商洛分行走进商州区王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“党建引领聚合力 金融消保惠民生”宣传活动,由消保办公室、法律与内控合规部、安全保卫部联合组成宣讲团,重点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反诈防骗知识,现场解答群众疑问,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。
偏远乡村送消保。陕西分行始终坚守服务“三农”初心,针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,主动深入偏远乡村,通过“业务下沉+宣传教育”双线联动开展专项活动,为提升村民金融素养、赋能农业农村发展筑牢基础。宝鸡分行组织青年员工前往黎明村,打造“流动银行+金融宣传”模式,为村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普及银行卡使用、识别诈骗技巧等知识,有效打通偏远地区金融服务“壁垒”,真正将金融知识“送”入家门。延安分行走进子长市栾家坪乡,深入田间地头,以拉家常的方式向村民讲解识别假币、防范金融诈骗等知识,村民老张感慨道:“农行服务就是好,专程跑到农村做宣讲,防止我们被骗,太有心了!”
非遗符号画消保。陕西分行坚持探索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特色活动,通过“文化搭台+金融唱戏”的创新形式让金融安全防线扎根群众、温暖万家。汉中分行以民俗节庆为情感符号,使金融知识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;宝鸡分行以非遗美食为体验符号,让金融知识融入西府烟火气;咸阳分行以情景剧表演为场景符号,将金融知识转化为可听、可看的文化印记,真正让金融知识“画”入民心。
精准触达,构建云端宣传矩阵
陕西分行依托多种平台载体,全力做好公域私域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,让金融知识渗透进网络媒介,精准触达每一位消费者。
数字宣教广触达。陕西分行结合高考、兼职等社会热点,制作金融科普系列长图,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金融知识春风拂过千家万户;利用官方公众号、手机银行APP等平台,推送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,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。
乡音喇叭覆全村。“各位乡亲们注意啦!农行提醒您:陌生电话要警惕,中奖退税都是骗;天上不会掉馅饼,守住钱包最要紧……”蓝田县支行用方言“声”入田间地头,让金融知识随着广播站喇叭响彻蓝田县的乡村角落。
四端协同促传播。陕西分行联合主流媒体、大众媒体等渠道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,构建起“报、网、端、微”的媒体传播生态,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农行陕西省分行将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持续深化“大消保”工作格局,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举措,不断创新宣教形式、拓展服务内涵,为构建和谐健康金融生态环境、助力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行力量。
第三篇:农行陕西省分行:数字金融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
农行陕西省分行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,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,构建高水平数字金融服务体系。
“自从上线农行智慧校园场景,‘账单一键导入’,家长‘掌银一点缴费’,发布缴费通知后,半天就能收完费,真正实现零现金、零接触、零风险、高效率收费。”宝鸡某校老师说。食堂吃饭、超市购物、图书馆借书……一张农行“校园卡”就能让学生在校园里畅通无阻。农行智慧校园以“校园卡+掌银APP”的实物与虚拟相结合,“校园卡”集饭卡、图书证、浴室卡、门禁卡、学校就诊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,实现了校内统一身份识别、校园消费一目了然,家长可在掌银端线上充值,学生可刷卡或刷脸就餐,餐费明细实时更新,通过掌银小信封推送给家长或登录掌银即可查询,进一步提升了食堂管理效率、学生就餐体验,让学校、家长切实享受到智慧金融带来的便利。
农行陕西省分行以智慧食堂、智慧缴费等线上服务为组合,“一站式”解决学校师生就餐、校园类行政缴费等金融需求,相关服务已覆盖全省各类学校1000余所,服务惠及师生及家长44万余人。农行陕西省分行还常年投入专项资源,利用自有手机银行渠道长期开展数十种消费优惠券投放,让群众轻松实现较低价格获得日常生活刚需消费,补充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(供稿:农行陕西省分行)
【编辑:高春茹;审核:史雅蕊】
|